Prof.
Jibo HE
(UCAS)
29/05/2020, 15:00
报告人:何吉波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
报告时间:2020年05月29日下午15: 00-15: 40
摘要:在这个报告中,我将介绍LHCb实验上双粲重子的实验研究情况,包括2017年发现的双粲重子Xicc++及其性质的测量,以及最近发布的单电荷双粲重子Xicc+的搜寻结果。
报告人简介:何吉波,2002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获清华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8-2012在法国直线加速器实验室(LAL)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2015作为 CERN Fellow...
Prof.
Fu-Sheng Yu
(Lanzhou University)
29/05/2020, 15:40
报告人:于福升 教授(兰州大学)
报告时间:2020年05月29日下午15: 40-16: 20
摘要:2017年LHCb实验首次发现双粲重子,是粒子物理学近些年的一个重要突破。粒子的寿命和衰变道的分支比等衰变性质在LHCb实验寻找双粲重子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报告介绍关于双粲重子的理论研究进展,尤其包括尚未发现的Ξcc+和Ωcc+以及Ξbc衰变过程的研究。
报告人简介:于福升,2008年本科毕业于上海大学,2008-2013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并获理学博士学位,2011-2012年于巴黎第十一大学联合培养,2013年至今为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教授。从事粒子物理理论研究工作,尤其是粲物理中的CP破坏和双粲重子衰变的唯象学研究。获中国物理学会“最有影响论文奖”一等奖、英国物理学会高被引中国作者奖。
Prof.
HaiQing Zhou
(Southeast University)
12/06/2020, 15:00
报告人:周海清 教授(东南大学)
报告时间:2020年06月12日下午15: 00-16:00
摘要:双光子交换效应对抽取质子形状因子有重要的影响,本报告将围绕弹性ep散射中的双光子交换效应展开。报告首先回顾当前测量质子电磁形状因子的实验结果和遇到的理论问题;随后简要介绍理论上估算双光子交换效应所作的努力;最后基于几种玩具模型讨论我们对这一效应的观点和相关结论。
报告人简介:周海清, 1999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2006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高能所理论室,2006-2007在台湾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入职东南大学物理系至今,近年来主要研究双光子交换效应对抽取质子、π介子和Δ(1232)形状因子等物理量的修正。
Prof.
Chuan Liu
(School of Physics, Peking University)
24/06/2020, 09:00
报告人:刘 川 教授(北京大学)
报告时间:2020年6月24日 09:00 – 10:00
摘要:
格点量子色动力学(Lattice QCD)是研究强相互作用的非微扰方法。它与强子物理乃至整个粒子物理的理论和实验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日益成为 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在这个报告中,我将简要介绍 Lattice QCD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并顺带介 绍一些最近几年我本人参与的一些相关工作,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报告人简介:
刘川,男,1966年生于北京。
1984-1988,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988-1994,美国UC San Diego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格点场论。博士论文导师:J. Kuti.
1994-1996,德国国家同步加速实验室(DESY)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6-2001,北京大学物理系(学院)理论物理所任副教授。...
Mr
垚 马
(北京大学)
10/07/2020, 15:00
报告人:马垚(北京大学)
报告时间:2020年7月10日 15:00 – 16:00
摘要:
π介子光生在核子共振的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报告回顾低能介子光生过程的研究情况,并且建立了一套基于幺正性和解析性的分波色散表示,其中右手割线部分用末态相互作用来分析而左手割线部分利用手征微扰理论估计。借助这种色散关系对S11道进行了数值分析,与此同时对新近在πN弹性散射振幅分析中发现的共振态N*(890)的性质也进行了探究。
报告人简介:
201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学专业;2016年至今北京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博士在读。
Prof.
Changzheng YUAN
(IHEP, Beijing)
22/07/2020, 15:00
报告人:苑长征 研究员(高能所)
报告时间:2020年7月22日 15:00 – 16:30
摘要:
Besides the peaks observed in inclusive hadronic cross section in e+e- annihilation, a few Y structures, Y(4260), Y(4360), Y(4660), are observed in exclusive hadronic cross sections in the charmonium energy region. In this talk, some new experimental results from BESIII experiment will be presented together with relevant results in...
Prof.
Zhi-Guang Xiao
04/09/2020, 15:00
报告人:肖志广 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报告时间:2020年09月04日下午15: 00-16: 30
摘要:强子物理中有些情况会出现两个态是由相同的动力学相关联起来的,这样的态我们称作双态结构(Two-pole structure)。此报告要讨论的是由于一个分立态和连续态耦合产生的双态结构。我们发展了一套自洽的相对论性Friedrichs-Lee-QPC框架,研究`qq...
Prof.
阳恒 郑
16/10/2020, 15:00
报告人:郑阳恒 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
报告时间:2020年10月16日 15:00 – 16:30
摘要:粒子物理QCD理论在高能量下的“渐进自由”性质也已被大量实验所证实,但在高能向低能过渡的能区,以及低能区的QCD理论则预言能力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且需要被实验检验。此外,现有的标准模型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宇宙中观测到的正反物质的不对称性,需要更高精度的实验测量,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的CP破缺来源。为了挑战这些基本问题,我们建议建造一个对撞质心系能量为2至7 GeV, 对撞亮度大于0.5×1035 cm-2...
Prof.
Heng-Tong Ding
(华中师范大学)
10/12/2020, 16:00
报告人:丁亨通 教授(华中师范大学)
报告时间:2020年12月10日下午16:00-17:30
摘要: The phenomenon of anoma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quantum field theory. In QCD how axial anomaly manifests itself in the two-point correlation functions of iso-triplet scalar and pseudo-scalar mesons affects the nature of chiral phase transition. In this talk I first review current studies of the fate of UA(1) anomaly in the fin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