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E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anymore. Please use Chrome, Firefox or Edge instead.
2. If you are a new user, please register to get an IHEP SSO account through https://login.ihep.ac.cn/registlight.jsp Any questions, please email us at helpdesk@ihep.ac.cn or call 88236855.
3. If you need to create a conference in the "Conferences, Workshops and Events" zone, please email us at helpdesk@ihep.ac.cn.
4. The max file size allowed for upload is 100 Mb.

邀请报告

传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主要从事粒子加速器物理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及教学。现任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粒子加速器分会和辐射物理分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核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秘书长。曾任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主任,国际未来加速器委员会(ICFA)的先进新型加速器组(ANA)主席等。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创新团队)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金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并入选清华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名人堂。

报告题目:基于激光与相对论电子束相互作用的驱动的新型加速器光源

报告摘要:基于激光与相对论高亮度电子束的拟康普顿散射过程,可以产生高能X射线或伽马射线光子。逆康普顿散射X射线/伽马射线源在高能光子能段与同步辐射光源及自由电子激光等主流加速器光源相比更具优势。在扭摆磁铁中利用激光场对相对论电子束的能量调制,形成电子束的微聚束(Micro-Bunching,从而产生大功率的相干辐射。稳态微聚束光源(SSMB)就是将这一过程在电子储存环中稳定(Steady State)地实现。该报告首先介绍电子束与激光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重点讲述清华大学在过去20年中,在以光阴极微波电子枪为代表的高亮度电子束的产生、传输及操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在逆康普顿散射光源、稳态微聚束光源等先进加速器光源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简介这些光源的潜在应用。


凌志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岗位教授。目前担任EP卫星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载荷科学家和龙虾眼X射线天文成像仪(LEIA)主任设计师。负责开发了(国产)X射线CMOS探测器并实现国际X射线天文首次在轨飞行验证。

报告题目: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探索X射线宇宙

报告摘要爱因斯坦探针卫星(EP)是一个空间X射线天文台,旨在对宇宙软X射线波段进行高灵敏度的监测,有望系统性发现银河系内和河外X射线暂现源,并监视已知源的时变。EP卫星有两个载荷: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使用微孔 X 射线光学器件和大靶面科学级CMOS探测器实现了3600平方度视场的实时监测,核心器件完全国产化;后随X射线望远镜使用Wolter I光学和PNCCD探测器实现高灵敏度后随观测。EP卫星是由中国科学院主导、欧洲航天局、德国马普地外物理所和法国航天局共同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自2024年1月发射以来,卫星工作状态良好,目前处于测试定标阶段,已发现20余例强暂现源和100余例弱暂现源,并捕捉到200多例恒星耀发,展示了其强大的科学能力。


魏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在高能所获博士学位。目前担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实验物理中心电子学组组长。获国家人才项目资助、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中国核学会青年奖等,入选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长期从事核电子学及专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特别是在像素探测器领域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工作。目前参加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等多项大科学工程项目,在其中领导电子学系统前端芯片的自主研制工作。

报告题目:大型粒子物理实验中的电子学系统设计挑战及发展考虑

报告摘要:未来大型粒子物理实验对电子学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一方面,对新物理的探索,要求尽可能的获取探测器的全部关键信息,导致数据量呈现海量增长趋势;另一方面,探测器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皮秒级的时间分辨,高达105的动态范围覆盖,微米级的位置分辨等,都对相关探测器的读出电子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此外,低物质量、低功耗、抗辐照等要求,也使得电子学系统在实现核心功能的基础上,还需考虑到先进的制造、封装和冷却工艺协同设计。本报告将回顾当前国内外大型粒子物理实验的电子学系统发展现状,结合未来实验的相关需求和挑战,讨论下一代电子发系统的相关发展考虑。通过对当前国际上相关前沿理念的对比,包括无触发读出框架、片上智能触发、高精度时钟分发同步等,给出一套未来电子学系统的可行性框架设计。


徐东莲,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李政道学者。2008年获中国科大学士学位,2015年获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博士学位,2015-2018任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博士后,2018年获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加盟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任李政道学者。长期从事中微子天文学与实验中微子物理的前沿研究,参与了南极冰立方实验(IceCube)宇宙高能中微子的发现并作出重要贡献 。回国后,提出南海中微子望远镜(海铃计划)并任首席科学家,组建交叉团队自研深海测光仪器,于2021年9月在南海成功开展 3.5km 深海仪器布放,原位测量海水透光度等核心参数,验证了预选海域为理想的中微子望远镜台址,完成海铃望远镜的初步概念设计及主要科学目标论证,成果发表于Nature Astronomy(2023)。

报告题目:海铃计划

报告摘要:南极冰立方中微子望远镜(IceCube)于2013年发现来自银河系外弥撒的高能中微子流,开启了高能中微子天文学的新纪元。然而,经过十余年的数据累积,IceCube仅发现两个对应源的证据:暂现的蝎虎座天体TXS0506+056和稳恒的活动星系NGC 1068,大部分天体中微子的起源未知。为了解答IceCube中微子的起源,并实现通过天体中微子探索极端宇宙,亟需建设角度分辨率及事例统计量大幅提升的二代中微子望远镜,海铃计划的提出正是瞄准了中微子天文学重大突破的新机遇。本报告将简述中微子天文学的最新进展,海铃计划的现状、规划及挑战。


叶竞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实验物理工作者。参加过L3和CLEO高能物理国际合作组,从事物理事例仿真,数据分析,及其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自1998年以来是LHC上ATLAS国际合作组成员,领导了包括ATLAS液氩量能器光纤数据传输系统在内的多个国际团队合作项目(研发和工程),同时领导多个探测器数据获取和传输专用集成电路的研发,在传输速度等多个方面保持业界世界第一的水平。自2023年来担任英文杂志《Radi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Methods》主编。

报告题目:《Radi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Methods》期刊介绍


欧阳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先后参加欧洲核子研究中心ALEPH和ATLAS、北京谱仪III等实验,主要研究方向为气体探测器、硅像素探测器等。现任《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主编。

报告题目:《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期刊介绍

 


曹立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WR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我国集成电路先进封装领域的学术带头人,2009年从Intel回国加入中科院微电子所后,围绕先进封装开展研发,取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现担任国家02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国际电子封装技术会议共同主席等职务,发表论文200余篇,申请专利150余项,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

卜建辉,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会员。2006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并获院优秀博士毕业生。长期从事半导体器件模型研究,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高技术重点项目、院创新基金、院重点实验室基金及预研等若干项目。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了科技部01,02国家重大专项等项目,开发了多个工艺节点的SOI器件模型及PDK与单元库,并在产品研发中得到了验证。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申请专利100余项。

报告题目:一些核电子学研究进展

报告摘要:在核物理、粒子物理、辐射等应用背景下,粒子与其周围物质相互作用将产生电子、光子等一系列可被放大并记录的信号。通过激发与收集该信号实现成像、粒子物理量分析辨别以及分类筛选等成为核物理领域中探索微观世界的主要手段。而粒子探测器则是支撑上述实验的至关重要的部件。同时工作在空间和核辐射环境中的微电子器件受种类不同、能量不一的粒子和光子照射,将导致性能退化甚至功能失效。

本报告面向核衰变产生的光电信号探测需求,提出了一种利用三维一体探测器集成方案,集成模块涵盖薄膜探测结构、垂直互连结构及抗辐射CSOI器件。该技术基于超低本底基底材料进行多层正交探测单元图形设计与制造,提升了粒子收集效率,降低了信号噪声。提出低漏电图形垂直互连技术,形成与后端电子学器件实现立体集成的工艺方法。并在电子学器件方面开展了抗辐照技术研究。采用两次智能键合与剥离方法制备CSOI晶圆材料,该材料在两层隐埋氧化层(BOX)间嵌入一层独立的硅调制层,可在器件的BOX层下方引出独立配置电极,实现对器件抗辐射性能的有效调控与补偿。与传统SOI结构相比,CSOI结构具有背栅偏置调控范围大、调控粒度小等优点,可有效解决面向深空探测的超高总剂量效应和超强单粒子效应等问题。

本报告将阐述低本底三维互连工艺技术、CSOI的制备工艺、模型体系、辐射损伤机制、电路设计方法等内容,重点介绍CSOI的总剂量损伤与补偿机制,单粒子损伤与补偿机制,自适应背偏电路设计方法以及应用验证等内容。


樊瑞睿,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2004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2010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10-2016年工作于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中心,从事嫦娥三号APXS谱仪探测器及中国暗物质卫星“悟空”号硅阵列探测器的研究工作。2016年初调动至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中国散裂中子源)加速器中心束流扩展应用组,从事加速器质子束流扩展应用研究。主要负责质子打靶产生的高能白光中子束线实验运行工作。同时,负责伴生质子束流线及未来散裂二期高能质子应用区谱仪及探测器建设任务。本人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科技部政府间合作重点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重点项目1项,中科院先导专项培育项目子课题1项,并主持及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其他课题等项目十余项,发表科技论文一百余篇。

报告题目:CSNS束流扩展探测器应用

报告摘要从2018年开始运行的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是我国建立的以工程应用和物质科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科学装置。除了以热中子为主的中子散射应用,CSNS还规划了以中能和高能质子、白光中子、缪子等围绕核物理、辐照效应、材料和粒子物理等学科建立的加速器束流扩展应用平台。目前CSNS束流扩展应用团队已经建成了以核数据测量、中子与核相互作用研究为目标的反角白光中子实验装置和以材料辐照效应为目标的伴生质子束装置。同时在2024年开始的散裂二期工程中,还将建成高能物理探测器标定为目标的高能质子试验束和缪子综合性应用平台装置。
这些装置在束流测量、物理实验中应用了大量的新型探测器和电子学技术,包括:时间投影室、掺硼微通道板探测器、硅像素探测器、LGAD、金刚石、碳化硅等。报告将简要介绍CSNS束流扩展应用的各类束线平台,以及这些平台在探测器研发中可以起到的关键作用。同时报告还会以几个典型的探测器系统为核心介绍已经在这些平台中运用的探测器和电子学技术以及未来实验中对硬件的规划。


曾志,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研究员,博导,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简称锦屏大设施)项目联系人,主要从事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学科中的极低本底辐射物理研究、环境辐射监测技术及方法以及宇宙线缪子成像物理问题研究,负责锦屏大设施项目极低辐射本底装置研制及日常管理等工作。自2010年以来,担任中国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CDEX)屏蔽组组长,负责暗物质实验各个阶段屏蔽体性能模拟、设计、建设、材料筛选和实验性能研究,研制了高灵敏度海洋放射性监测装置,同时重点研究缪子不同成像机理的物理关键问题。

报告题目:锦屏大设施建设现状及进展

报告摘要: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简称锦屏大设施)自2018年获得国家发改委可行性批复,2020年启动建设,2023年12月具备实验组入驻条件,预计2024年底完成工程竣工和科研仪器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本报告将介绍锦屏大设施主要工程进展,尤其是低本底控制工程方面的进展及成效,同时给出极低辐射本底谱仪研制的现状及进展,力争2024年底开始竣工验收工作。


柳卫平,原子能院研究员/南方科大讲席教授,中核集团科技委常委,原子能院科技委副主任,南科大核物理和天体物理中心主任。曾任原子能院副院长、亚洲核物理学会主席和北京串列核物理实验室主任。在我国开创并发展了核天体物理实验研究领域,建成北京放射性次级束流装置和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JUNA等国际先进的核天体物理研究平台。国际首次测量不稳定核反应角分布,得出太阳中微子截面,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任国家杰青、创新群体和重大项目和重点研发项目负责人,发展极低本底核天体反应测量方法,攻克近伽莫夫能量极低截面核天体反应间接和直接测量的重大难题,引领国际核天体物理研究进入精确数值模拟新阶段。成果在Nature和PRL等发表,入选两院院士大会成果和中核科技特等奖。

报告题目: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JUNA揭示恒星元素合成奥秘

报告摘要:JUNA突破深地复杂环境下强流加速、高效率探测器和毫安级核反应靶等关键技术,开创我国深地核天体物理测量新领域,在深地实现了恒星内部核反应的精确重现,综合指标国际领先,取得一批原创成果,其中伽马射线天文学反应达到最高精度、圣杯反应达到最高灵敏度、古老恒星中钙丰度的起源之谜首次揭示,中子源反应澄清了30多年的分歧。成果入选核学会十大进展和亚太物理大会报告。


董明义,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高能所实验物理中心探测器一组组长。长期从事粒子物理实验及粒子探测技术研究工作。先后参加了北京谱仪(BESⅢ)电磁量能器和漂移室的建造、漂移室内室升级圆筒GEM探测器的建造、基于MAPS的硅像素内径迹探测器的研究、AMS L0硅经迹探测器的升级等。担任BESⅢ国际合作组执行委员会成员和BESⅢ运行负责人,整体维护和协调BESⅢ的稳定运行和升级工作。2012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粒子物理前沿卓越中心“青年拔尖人才”,202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岗位。目前主要开展下一代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硅像素探测器和粒子鉴别等先进探测器的研究。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在国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报告题目:下一代高能物理实验中的大型气体径迹探测器与气体探测器发展前沿

报告摘要:气体探测器具有性能可靠、物质量低、成本低廉等优点,在高能物理和核物理实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广泛应用于核医学、天体物理等领域。

气体探测器可以提供100微米量级的位置分辨率,而且由于物质量很低,其作为径迹探测器工作在在磁场中可以精确测量带电粒子的动量,同时测量带电粒子的电离能损以用于粒子鉴别。近年来由于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材料的发展,大型气体探测器如漂移室和时间投影室等仍为下一代高能物理实验中径迹探测器至关重要的选项。

本报告聚焦大型气体径迹探测器的研究,主要针对下一代高能物理实验的需求,讨论大型气体径迹探测器如漂移室和时间投影室的设计、研制的关键技术;同时介绍气体探测器在国际研究中的主要技术路线、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张正德,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高能所引进人才,具有深度学习背景的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博士,主要从事面向高能物理科学发现的人工智能算法及大模型(AI4HEP)研究。他发展了VaspCZ软件,CDNet、FINet、MWNet等神经网络,负责高能物理人工智能平台HepAI: https://ai.ihep.ac.cn,发展了高能·溪悟大语言模型和“赛博士”科研智能体,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高能物理科学发现。

报告题目:机器学习和大模型计算技术在高能物理应用和探索

报告摘要:人工智能等先进计算技术使更强大的建模与模拟成为可能,是高能物理取得重大突破不可或缺的手段。本报告将介绍经典机器学习和前沿大模型等计算技术在高能物理领域的应用,包括机器学习在模拟、重建、分析、实时处理等方面的应用;重点介绍基于大模型的用于BESIII物理分析的“赛博士”智能体的总体设计、各个组件及其最新进展;最后将展望生成式AI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章法强,博士,研究员,中物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强脉冲辐射测量研究室主任,中国核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四川省核学会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专委会主任委员。长期带领团队从事极端条件下实验物质瞬态物理过程诊断,在混合脉冲辐射场的时空演化过程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为提升对极端物质瞬态过程的物理认识提供了强力支撑,相关研究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4 项,发表论文 20 余篇,获批发明专利 5 项。

 

报告题目:中物院二所核探测电子学技术进展

报告摘要:面向国家重大任务、装备自主可控等需求,中物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布局发展了高性能核电子学设备研制的技术研究,成功研制了系列读出电子学系统,实现了高分辨数采仪等关键重要设备的国产化替代,大幅提高了测试系统自主可控水平和经济性。本报告针对物理诊断需求、主要技术难点及实现指标,以及核探测实验方面的合作考虑进行交流汇报。


王建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能所实验物理中心副主任,曾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研究教授,为LHCb国际合作实验管理顾问委员会成员、LHCb上游径迹探测器项目负责人、CEPC物理与探测器研究联合召集人。长期从事对撞机实验物理的研究,在重夸克味物理、先进探测器技术等方面有显著的贡献,在CLEO实验发现了Ds(2460)新粒子,参与和主导了CLEO、BTeV、LHCb和AMS等大型国际合作实验的多种类型契伦柯夫探测器和半导体探测器的研制,领导CEPC新型探测系统的设计和探测技术的研究。

报告题目:中国团队在LHCb探测器升级中的贡献

报告摘要LHCb是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四个主要实验之一,其主要物理目标为重夸克物理的强子谱、CP破坏、稀有衰变、以及寻找新物理。为拓展其物理潜力,LHCb进行多次升级,以更先进的探测系统运行在更高的对撞亮度。中国团队在LHCb物理研究中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在探测器升级中也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在基本完成的一期升级中团队主导了上游径迹探测器的研发,和国际合作伙伴一起完成探测器的安装,并已成功运行;在二期升级中团队同时承担电磁量能器和上游径迹探测器的研制任务。本报告将介绍中国团队在一期升级中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经验,以及二期升级探测器的设计和研发计划。


陈明君,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宇宙线物理实验。2006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在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项目中,担任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WCDA)负责人。主导推进使用国产20英寸光电倍增管代替8英寸光电倍增管的工作,明显提高探测器观测伽马暴等瞬态源能力。在2021年1月,带领团队率先完成了探测器现场建设任务。WCDA是国际上最灵敏的甚高能伽马射线巡天装置。瞄准彻底解开宇宙线起源的百年之谜,正带领团队推动超大规模高能中微子望远镜(HUNT)的立项工作。2006年获得高能物理学会的晨光杯奖,2020年入选天府英才计划,2023年作为团队主要成员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报告题目:高能水下中微子望远镜项目(HUNT)

报告摘要:为观测到LHAASO超高能伽马射线源相伴生的中微子信号,我们提出了高能水下中微子望远镜项目(HUNT)。HUNT项目将以前所未有的灵敏度,预期在五年内以5倍显著性确认第一个天体中微子点源。HUNT项目提出以20英寸光电倍增管为核心器件的探测器单元,将设计出30立方公里的超大规模的立体观测网。本报告包含HUNT项目的科学动机,探测器设计方案和目前的研究进展计划等内容。


封常青,湖南衡阳人,2006、2011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先后获得学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空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多年来一直从事粒子探测器的读出电子学研究,包括快脉冲信号的电荷测量和时间测量、高速实时信息处理等,并围绕地面对撞机实验、空间粒子探测实验等工程需求开展读出电子学系统设计。作为项目骨干参加北京谱仪升级(BESIII)工程建设;作为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承担“悟空”卫星BGO量能器的读出电子学研制任务;承担PandaX-III实验的低本底读出电子学研制任务;开展空间实验的精密时间测量技术研究并应用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工程;担任超级陶粲装置(STCF)触发系统的共同负责人,负责触发电子学关键技术预研。获得2019年度基金委优青项目资助。作为共同完成人于2017、2019年度先后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中国科学院卓越创新中心(粒子物理前沿)2018年度“青年优秀人才奖”、2019年度“青年拔尖人才奖”。近年来发表第一或通信作者学术论文近50篇,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专利授权7项,作为共同发明人申请及获得授权专利20余项。

报告题目:微结构气体探测器的读出电子学及应用 

报告摘要:随着核与粒子物理实验的发展,粒子对撞机的能量和亮度进一步提高,对粒子径迹探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高空间分辨、高时间分辨、高计数率等。微结构气体探测器、硅像素探测器可认为是应对该挑战的两个最重要的解决方案。

与传统的丝室相比,微结构气体探测器能实现更快的时间响应和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与半导体探测器相比,又具有易于大面积、低成本制作等特点,在粒子径迹探测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近年来不仅被应用于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实验,在空间天文、核医学成像等诸多领域也展现出广阔的前景。目前发展最成熟的微结构气体探测器包括微网格气体探测器(Micromegas)、气体电子倍增器(GEM)和厚型气体倍增器(THGEM)等。

随着实验需求的提升,所用的微结构气体探测器不仅面积需要更大,空间分辨也变得更高,由此给读出电子学带来的问题就是通道数急剧增长、通道密度越来越高,系统的复杂度和实现难度空前提高。此外,对于核物理实验等应用,还面临着大动态范围、低噪声等挑战。对于暗物质探测、无中微子双β衰变等稀有物理事例探测实验,可能还存在着低本底(包括放射性本底控制、基于信号特征进行事例筛选和本底事例剔除)等特殊需求。

本报告将综述微结构气体探测器读出电子学的发展历程、现状,介绍国内多家单位(包括报告人所在的科研团队)开展微结构气体探测器读出电子学研发与应用概况,并探讨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


刘振安,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理学学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理学硕士、理学博士学位。1989年-1991年在联邦德国GSI任访问学者。1997年和2000年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任访问学者。后获聘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大学任课教授、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高能物理实验中的电子学、触发与数据获取技术的研究,为学术带头人。代表高能物理所参与发起并制定了xTCA-for-physics国际标准(已融入PICMG标准)。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重点升级改造工程中,作为系统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北京谱仪III触发判选系统”的设计建造与运行;作为973课题负责人完成了德国PANDA实验TDAQ原型系统的研制;作为自研项目和基金委重点项目“新型触发与数据获取技术的研究”负责人完成了日本Belle II国际合作中Belle2link全局读出系统和硅像素探测器数据获取ONSEN系统的建造;在自然科学基金“CMS探测器升级项目”和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探测器升级项目”以及基金委重点项目“面向CMS的新型后端综合电子学研究”支持下,作为高能所硬件项目负责人在CMS国际合作中带领团队首次由中方独立承担完成了一期升级中一级触发CPPF系统的设计建造并负责运行,并在承担二期缪子触发RPC后端触发电子学系统的设计与建造。在多个国际科技组织中任关键职务。

报告题目:物理实验中的触发技术及未来展望

报告摘要:针对当前“无触发(triggerless)”术语的热烈讨论,通过粒子物理实验中对触发功能特殊需求及设计的回顾,总结触发概念的原初含义与作用,所涉及的技术,以及与传统电子学、控制、数据获取的关系等。共同探讨在新概念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的时代,未来触发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