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9 CEPC physics performance for Ref-TDR 例会纪要
参会人员:
 陈明水,阮曼奇,李刚,庄胥爱,陶军全,陈晔,徐达,梁志均,陈缮真,张辰光,王泽炳,张凯栗
线上:   黄燕萍,方亚泉,刘波,王储,廖红波,王锦,Minlin Wu,梁诗怡,马晓天,Yang Liu,Yuchen Cai,朱永峰
 
	- 物理组例会每周一下午2-3点
 
	- 陈明水介绍了Ref-TDR时间节点,及物理组主要任务。
	
		- 针对先前讨论确定的physics benchmarks,安排人员承担各物理道的contact,其他人自愿参与,形成小组,负责deliver基于全模拟/重建的物理分析
 
		- 我们也需要人员负责产生子及MC Production,JOI、PID、BMR等global performance方面的研究
 
		- 目前各块任务人员安排见腾讯共享文档 https://docs.qq.com/sheet/DT2V5VVN4cXRHeGZY?tab=000001
 
		- 下一步计划鼓励大家开始动手从generator开始,产生样本,尝试进行探测器模拟、重建等,碰到问题解决问题,与软件组形成良好互动,相互促进。
 
		- 软件组已安排9月12-13日两个中午开展CEPC软件培训
 
		- 分析文档需要详细,作为RefTDR物理章节的内部支撑,计划采用DocDB存放分析文档
		  
	
	 
	- 张凯栗报告了CEPC产生子及样本的情况
	
		- 产生子为Whizard 1.95,已可以运行于CEPCSW,目前输出格式为StdHep, 李刚建议改为HepMC格式
		
			- Whizard 3中ISR可能处理的更好,但是与后续样本模拟重建等互相独立,可保持使用1.95版本。
 
		
		 
		- 基于CDR及CEPCsoft经验,每个物理事例平均需要1分钟时间(~90%开销于模拟),大小为~1.2 MB (simulation占比亦约为90%)
 
		- 尝试了CEPCSW,重建速度过慢,导致每个物理事例平均需要~6分钟。 — >需要与软件组一起争取尽快解决重建速度问题
 
		- 估计了各对撞能量点下所需信号事例数以及本底事例数
		
			- 优先240 GeV, 30 M ZH事例,采用全模拟方案
 
			- 240 GeV 物理本底事例200M,预计大部分采用经全模拟验证了的Fast Simulation  
 
		
		 
		- 未来视情况可能需要采用不同产生子研究理论依赖性及误差
 
		- 需完全移植到CEPCSW,基于TDR探测器开展模拟、重建研究
 
	
	 
             
            
                
                    There are minutes attached to this event.
                    
Show t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