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行星盘与行星形成暑期学校及讨论班
原行星盘是围绕新生恒星周围的富含尘埃的气体盘,也是行星形成的场所。随着数以千计系外行星的发现,以及高分辨率观测捕捉到原行星盘中普遍存在的各类精细“亚结构”,人们对盘物理和行星形成过程的认识正在发生飞跃。为了推动我国在这一前沿领域的长足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北京大学科维理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天文系联合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将于2024年7月22日至8月30日举办“原行星盘与行星形成”暑期学校及讨论班。具体事项如下: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科维理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天文系及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
活动地点: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北楼5层,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
总体安排:会期共六周,7月21日下午报到,7月22日-26日为暑期学校,7月29日-8月30日为讨论班,8月31日结束。
面向对象:天文、物理、行星科学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感兴趣参与讨论班活动的专家老师。
暑期学校(第一周)讲授内容:1. 原行星盘的观测特性和动力学与演化;2. 行星和行星系统的形成;3. (磁)流体,N体和辐射转移的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在本领域中的应用。授课语言为中英文结合。
主讲教师(拼音排序):白雪宁(清华大学)、陈卓(清华大学)、邓洪平(上海天文台)、董若冰(维多利亚大学)、刘尚飞(中山大学)、龙凤(亚利桑那大学)、王力乐(北京大学)、Masahiro Ogihara(李政道研究所),其他老师待定
讨论班(二至六周)形式与内容:上述主讲教师和其他参会教师(名单待定)将提供同原行星盘与行星形成有关的若干科研课题,与参加后五周活动的同学在第一周结束时进行双向选择。原则上每个学生选择一个课题与指导教师共同开启研究进程。期间,我们将安排一定的日常学术交流和讨论环节,并在第六周由同学进行汇报总结。希望参会的同学能以此为契机开拓新的科研方向,并最终产生一批科研成果。
学生,博士后和教师报名请点击左侧注册链接
1). 仅参加第一周暑期学校的学生:请准备一份简历,以及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如果有)的成绩单(不要求官方),用zip格式打包,标题注明【暑期学校申请材料-学校名-学生姓名】。
2). 希望参加全程的学生(暑期学校+讨论班):除上述材料外,另准备一份一页纸的英文科研陈述,简要介绍过往研究经历和为什么希望参加讨论班。如有托福或雅思考试成绩也请提供。参加讨论班的同学最好具有良好的英文能力,并有基本的科研经历,如熟悉Linux命令行操作系统和至少一种编程语言。请将科研陈述,英语测试成绩单(不要求官方)和(1)中材料一起用zip格式打包,标题注明【暑期学校和讨论版申请材料-学校名-学生姓名】。同时请联系一名推荐人发送推荐信(中英文均可)至:zy-dd@tsinghua.edu.cn,标题注明【暑期学校推荐信-学校名-学生姓名】。
3).有意参加讨论班的博士后及教师:请在报名链接里选择本人拟参与活动的日期和形式(参与课题及日常科学讨论,和/或拟提供课题并指导学生)。
报名期限:
5月11日:学生申请材料
5月17日:学生推荐信,及拟提供课题指导学生开展研究的博士后和教师报名
5月31日:参与日常科学活动的博士后和教师报名
招生名额:暑期学校(首周)的学生总数预计不超过70人,其中参加2-6周讨论班开展课题研究的学生预计15人左右。结果将在6月1日前后通知。
费用:不收取注册费。原则上交通费、住宿费自理(导师资助)。
住宿:可自行预订园区内的物科宾馆(5分钟步行路程),预订电话为:010-82649140,预定时报”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享受协议价(普通标间400元/间/晚,行政大床或行政标间498元/间/晚)。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将提供每日定额用餐(午餐)。
资助:如交通费、住宿费等需资助,请在报名时注明并简述理由,组委会将酌情资助。
组织委员会(拼音排序):白雪宁(清华大学)、董若冰(维多利亚大学)、刘尚飞(中山大学)、龙凤(亚利桑那大学)
会议联系人:
白雪宁(清华大学,学术事务): xbai@tsinghua.edu.cn
董若冰(维多利亚大学,学术事务): rbdong@uvic.ca
张寅东(清华大学,前期事务): zy-dd@tsinghua.edu.cn
张京京(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会期事务):zhangjingjing@ihep.ac.cn
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
2024年4月9日